10月15日,上海黄浦报道:12345市民服务热线开通至今,迎来第十年。从一开始的跬步前行到后来的绵延千里,这十年是热线体制改革、机制创新、不断开拓进取、逐步发展壮大的十年。
在区委、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下,黄浦热线坚守本业、守望初心、步伐坚韧,聚焦市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努力当好人民群众的“代言人”“传声筒”,不断筑牢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“连心桥”。
不遗余力,居民诉求始终放“心头”。十年来,热线工单从最初每日两、三件增长至日均300余件,工单量的增长并不能改变黄浦热线服务宗旨和初心。
十年里,黄浦热线始终将居民诉求放在心上、办在实处,坚持竭尽办、解民忧、增民利,把实事办到居民心坎上。
今年4月中旬,五里桥街道收到一位病人有自残倾向的紧急工单。居委干部联合社区民警立即上门核实并进行紧急处置,第一时间陪同该患者前往医院就医配药、稳定病情,竭力做好家属安抚工作,为患者家属排忧解难。虽然当时正处疫情期间,但紧急诉求及时响应、快速处理、有效回复,受帮助居民由衷感叹热线不仅仅是“连心桥”,更是“生命线”。
又如,区市场监管局收到市民投诉世博园区(苗江路)开设了一家废品回收站,存在防疫安全隐患,要求管理部门尽快取缔。经实地查勘后,区市场监管部门主动作为、管执联动,调取相关证照,出具《责令改正通知书》,一系列快速的处置获得市民一致好评。
这样的事例,还有很多。十年间,“为民服务”没有终点,群众的诉求,永远放在“心坎”上,尽全力化解、倾真情解决,迎难而上、高效行动,全力解决好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。
开拓创新,为民服务力求精准高效。为解决热线工单问题诉求理解难、权责复杂派单难、办理处置难的问题,十年来,黄浦热线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,构建热线智能化应用平台。
以法规政策库、优秀案例库、业务规则库形成智能派单系统,为基层处置提供既往优秀案例作为参考依据与办理模板,确保热线办理察觉民意更迅速、突出重点更精准、赋能基层更有效。目前,黄浦智能派单准确率已达到95%以上,并在旧改征收、违法建筑等诉求类型实现全自动派单。
同时,依托“一网统管”管理体系,优化完善区、街、站的协同联动、闭环处置新模式,全面融合原网格、城管、派出所、绿化市容、房办、楼宇社委会等工作力量、落实多格合一管理,形成执法队伍力量及处置力量不断下沉入站、实体化运作,实现五级闭环治理、赋能基层一线实战,进一步提高热线处置效率,及时有效化解居民矛盾。
蔡先生和魏先生是老邻居,但在蔡先生拨打热线反映魏先生家的“违法搭建”致使其房屋漏水更加严重、影响正常生活后,两家人瞬间剑拔弩张。瑞金二路街道第二城运工作站牵头督办,街坊长主动上门探访慰问,并耐心听取魏先生的真实想法和内心苦衷,同时针对漏水问题详细排查勘验、综合分析,通过公房修缮及美丽楼道的为民办实事,制定全新修缮方案,解决漏水问题。第二城运工作站做好跟踪查验,并对因漏水而导致发霉的墙面进行除霉和粉刷,几十年的老邻居化干戈为玉帛,解开了心中的“冰坨”。
市民至上,热线人始终倾心服务。十年来,围绕“创一流管理、树一流服务、争一流业绩”的目标,黄浦热线始终秉持“市民至上、倾心服务”的理念,不断强化队伍建设,深化为民情怀,形成了以青年员工为主力的优秀团队。
十年间,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热线办理人员,他们中有些人已经投身到其它岗位继续发光发热,更多的则陪伴着热线一起成长。
姚虹,作为黄浦区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发展的亲历者、见证人,十年来始终兢兢业业,不畏艰难、不惧压力,带领着团队不断攻坚克难、勇创佳绩。在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,通过“学法规、学案例、学标准”互动交流会,不断提升团体业务水平。为实现精准派单,研读大量法律法规及政策法规,厘清各部门职责规范,制订《热线工单派单规则》,优化派单机制。牵头参与综合协调疑难事项,推动市民诉求实际解决,切实提高市民满意度。作为一名普通热线人,她始终要求自己做到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将热线工作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。如她所言:“热线工作看似不起眼,却是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,是老百姓与政府之间的桥梁,守好这座桥,我们义不容辞。”
王锦,是卢湾房屋维修应急管理中心12345热线组组长,曾获得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、上海市住宅建设实事立功竞赛先进集体、黄浦区青年文明号、黄浦区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。自从事热线工作以来,她始终把服务百姓的职责铭记在心,始终把群众的“小事、杂事、烦事”装在心底、付诸行动。依托集团信息化指挥平台,结合区城运中心提供的风险隐患报告,带领团队对热线诉求类型进行分析研判,精准掌握哪些物业管理问题是居民经常来电的、哪些问题是随着季节变化而产生的,指导小区经理、修缮人员提前介入、消除隐患,对重点区域落实经常性巡视、规范性保养,用心聆听居民意见,提供精细服务,不断提升市民满意度、获得感。初心如磐践使命、砥砺奋进启新程。未来,黄浦热线将继续对标先进,不断提升12345热线智能预警、应急处置、决策辅助等功能,持续做好受理市民咨询、求助、投诉、建议等工作,以更高的政治责任感、使命感,全力做好政府服务“一网通办”、城市运行“一网统管”与党委政府服务的“总客服”,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,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 |